•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直击市场痛点,深维度战略咨询助力美的开启全屋定制取暖新时代

    作为家电行业龙头企业,美的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取暖器市场,凭借优良的品质和超高性价比,成为许多家庭购买取暖器产品的首选品牌。

    在当前消费升级的新时代背景下,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探索成为家电行业转型升级的新驱动力。作为美的取暖器的战略合作伙伴,深维度战略咨询深刻了解消费者需求,匹配消费者取暖痛点,携手美的创新推出“全屋定制取暖”新概念及系列产品,加速了取暖器行业转型升级,为家电行业作出示范作用。

    消费需求持续升级 取暖器市场却无序落后

    当前,消费升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对于家电行业来说,消费者相比以往更加关注产品的品质与外观、节能与环保、健康与安全,以及个性化与家居定制化的内涵属性,还有实际使用中的综合体验。

    从大家电到生活小家电,目前家电行业各个细分领域都在围绕用户痛点需求进行升级转型。不过在取暖器行业,却依然存在着无序而落后的竞争,产品创新匮乏,无法有效解决各种场景下的用户痛点需求。深维度团队深入取暖器市场调查研究,分析得出几大市场痛点。

    首先,品牌竞争日趋激烈。目前取暖器市场众多品牌加入角逐,品牌集中度不断下降,这意味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不断扩大。但新涌入的品牌到目前为止依然依靠价格战赢取市场,品质与科技反而越来越被忽略,这与当前消费升级背景下对品质的诉求背道而驰。

    其次,传统品类层出不穷。在取暖器市场,油汀、踢脚线、暖风机、欧式快热炉、小暖阳以及其他“创新”品类层出不穷,品类繁多不胜枚举,但与之相对的,是消费者对取暖器市场认知的极度缺乏,包括品类众多造成的产品认知混乱,功能点与消费场景匹配性差造成的功能认知匮乏,以及消费者对取暖器品牌认知匮乏,都会让消费者不知该如何选择、如何购买。

    最后,线上线下“两重天”。据奥维网、中怡康监测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取暖器线上零售量937万台,线下零售量194万台,2017年线上零售量1791万台,线下145万台。这反应出消费者对取暖器品类的价值关注度极低,线下市场持续萎缩,美的身为品类老大,更加无法避免。

    行业首创全屋定制取暖 以场景化解决消费痛点

    结合产品特点与市场需求,深维度认为,美的取暖器面临的不是简单的品牌提升问题,而是整体品类的价值再造,即重塑取暖器品类的品类价值。一直以来,不同类型的取暖器都是以发热方式或技术差异来划分,但这种分类方式并不符合消费者的心智认知,无法体现每种取暖器在用户端的差异。美的取暖器拥有6大品类25款产品,产品类型更全,满足各种空间取暖需求。因此,美的取暖器“应用场景广,针对性设计强”才是其真正核心竞争力。

    据此,一个消费者心智中早已有之的定位概念应运而生——美的全屋定制取暖器。“美的全屋定制取暖器”是对传统取暖器的品类再造,从同质化的行业品类迁移到有更高阶心智联想的品类,实现品类价值的重新定义和引领。

    美的取暖器作为品类领导者,连续多年行业销量遥遥领先,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消费者心中却并未形成认知。不断强化领导者地位,就是将市场优势转化成心智优势,由渠道推力,变成品牌拉力,实现心智预售。由此,深维度为其定制了传播口号:“为家定制,为爱+温”,并打造“橙房子+℃”视觉锤与之相配。一个带给人温暖的橙色房子,与温度符号“℃”巧妙组合,为“美的全屋定制取暖器”赋予生动形象的完美演绎。

    在“全屋定制取暖”概念形成之前,深维度团队曾携手美的收集了网上数万名消费者对于取暖器的痛点与诉求并发现一个共性——不同场景下的不同取暖需求,不能被目前功能单一的取暖器产品所满足。针对这一消费需求,深维度为“美的全屋定制取暖器”打造了四大定制场景需求:整屋取暖、家人同享、浴室取暖、单人独享。基于家庭环境中的不同场景,美的针对性推出匹配消费者痛点的场景取暖器,力图实现用户全屋场景下的“不冷场”。

    可以看到,深维度携手美的取暖器打造的“全屋定制取暖”概念及系列产品,在“以用户为中心”的导向下,以生动的场景解决方案,做到了真正满足消费所需,解决用户深层次的消费痛点。(林璐)

    (新媒体责编:zpl05-0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