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世界骨质疏松日:骨量早筛查,骨折早预防

    1.jpg

    骨质疏松是一种“静悄悄”的疾病,大多数患者在早期没有症状,随着骨质的逐步流失,逐渐会有全身关节疼痛、甚至稍有不慎便摔成骨折。要明确是否患上了骨质疏松,需依据骨量水平、骨质结构影像表现和实验室骨转换生化指标,并结合相关的危险因素等综合判断。

    骨质疏松相关症状

     

    01

    乏力

     

    容易疲劳,劳累后加重,负重能力下降甚至无法负重。

    02

    疼痛

     

    以腰背部疼痛多见,也可出现全身骨痛。疼痛多为弥散性,没有固定的痛点。疼痛通常在姿势改变时、长时间行走后、夜间或负重活动时加重,甚至出现活动受限。

    03

    脊柱变形

     

    严重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可使身高变矮,出现驼背等脊柱畸形,甚至影响心肺功能。严重的腰椎压缩骨折,也可能牵连到腹部脏器,出现便秘、腹胀等。

    引起骨质疏松的因素

     

    01 性激素水平降低,可致骨量减少,常见于绝经后女性。

    02 维生素D缺乏,可致骨质、骨量下降,常见于老年人。

    03 骨代谢异常,钙代谢异常,骨形成和吸收的平衡被打破。

    04 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如内分泌、血液或消化系统疾病,糖皮质激素,环孢素等药物。

    此外,吸烟、酗酒、活动少、日照少、高钠饮食、胃切除手术等因素也可诱发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康复治疗

     

    物理因子具有止痛、减少组织粘连、增强肌力、防止肌肉萎缩、改善局部血循环、促进骨折愈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继发性OP,增加局部应力负荷,促进钙磷沉积,促进神经功能修复以及改善肢体功能活动的作用。

    低频脉冲电磁场疗法 

     

    低频脉冲电磁场疗法通过增加成骨细胞数量、活性和抑制成骨细胞凋亡直接促进骨形成;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促进破骨细胞凋亡间接促进骨形成。

    磁场治疗仪

     低振幅高频振动治疗 

     

    低振幅高频振动治疗可作为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运动能力和相关功能参数的治疗手段,有成骨效应,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跌倒发生率,有效减少绝经后妇女腰椎的骨密度降低。

    低振幅高频振动治疗

    骨质疏松的诊断方法

     

    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

    双光子X线骨密度仪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

     

    骨吸收抑制剂

    ①双膦酸盐(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

    ②降钙素

    ③绝经激素治疗

    ④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

    ⑤RANKL抑制剂(地舒单抗)

    骨形成促进剂

    甲状旁腺素类似物(特立帕肽)

    其他机制药物

    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

    维生素K2(固力康)

    中药

    骨碎补总黄酮制剂

    淫羊藿苷类制剂

    人工虎骨粉制剂

    具体用药请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骨质疏松的营养治疗和预防

     

    ①补充钙和维生素D

     

    牛奶是膳食中钙的最好来源。正常人一天可以喝一瓶市场上的纯牛奶(大概250ml)再加一杯酸牛奶(50ml),就能满足推荐的每天奶类的摄入水平了。除牛奶之外,豆制品、虾皮、干果、菠菜等都是较好的膳食钙的来源。

    维生素D的膳食来源比较少,比如鱼肝油、沙丁鱼等,但是可以通过晒太阳来获得。涂防晒霜和衣物遮挡是起不了作用的。但是紫外线容易对皮肤产生伤害,所以建议适当晒太阳(一次30分钟左右)。

    ②规律的运动和体育活动

     

    运动和体力活动可以改善肌肉的质量和力量、还有助于增加骨密度。每周至少要保证30分钟的运动锻炼。

    2.jpg

    (新媒体责编:zpl05-0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