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人人俏课堂|怎么判断减的是脂肪不是水分?教你4个超靠谱妙招,别减错了

    你有没有发现,连着几天运动、节食、只吃蔬菜水果,上称发现自己轻了好斤。

    但是这到底减的是体脂还是水分呢?

    叶氏药业|怎么判断减的是脂肪不是水分?教你4个超靠谱妙招,别减错了

    人人俏体脂管理老师了解到,很多人减肥,辛苦努力了很久,最后发现只要一回归正常的生活规律,体重就会马上回升。

    其实这种现象主要还是由于方法不当。

    体重降了,但是体脂率没下降,反倒是代谢降低了,健康受损。

    人人俏体脂管理老师提醒:正确的减肥方法,不只是减体重,而是重在减低体脂,塑造健康的体型。单纯减掉水分,体重很快又反弹的,不是正确的减肥。

    减肥过程中,每个人的情况都不相同,那么怎么才能判断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呢?人人俏体脂管理老师给大家解答!

    第一种情况:精神体力变好,腰围减小,体重不一定有变化

    一般来说,以腰腹部肥胖为主要特征的“中心性肥胖”是更为危险的一种肥胖类型。

    人人俏体脂管理老师提醒:中心性肥胖意味着脂肪更多在皮下、内脏的堆积,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随之增加。

    而减重过程中腰围减小,恰恰是说明了内脏脂肪的大幅减少。也反映出体脂率的降低。

    叶氏药业|怎么判断减的是脂肪不是水分?教你4个超靠谱妙招,别减错了

    这时候即使体重没有变化,也无需气馁哦。

    这可能是由于在减脂的同时,身体的有用成分在增加,比如肌肉充实了,抵消了体脂减少带来的体重下降。

    如果这个时候因为体重不下降而焦虑,甚至选择放弃,人人俏体脂管理老师认为就非常可惜了。

    人人俏体脂管理老师提醒:随着身体代谢的提升,营养状况的改善,在这个阶段继续保持合理饮食,搭配适当的运动,控制好饮食的总热量,体重就会慢慢下降。

    第二种情况:体力精神变好,腰围没有增加,体重增加了

    这种情况比较多出现在两类人群身上。

    一种是单纯靠运动减肥而忽略饮食的人群。大量运动容易带给人“消耗了很多热量”的错觉,让人忍不住多吃。

    有的人虽然运动量增加了,但食量也跟着增加了。

    零食、饮料、主食、油脂的摄入增多,超过了运动的消耗。这样反而起到了健康增重的效果。

    人人俏体脂管理老师认为也不用太担心,因为这也带来了代谢率的上升。饮食管理好了,变瘦不会难。

    叶氏药业|怎么判断减的是脂肪不是水分?教你4个超靠谱妙招,别减错了

    另一种是曾经靠节食减肥或者营养不良的人群。

    之前摄入量太少,营养严重失衡,导致身体代谢降低。回归到合理饮食可能会面临体重的上涨,或者即使饿着也瘦不下去。

    人人俏体脂管理老师建议先补充营养,配合适度运动,改善体力,慢慢把身体的代谢提上去。

    身体调好了,减肥才能事半功倍。

    第三种情况:体重减了,腰腹围变化不大,肚子肥肉不减

    这是代谢变差的一种表现,比较多出现在节食减肥的人群身上。

    体重的下降,比较大可能是来自于水分和肌肉的流失,当然也可能是脂肪的减少。

    水分可以通过流汗、排尿等方式排泄,在短时间内波动比较大。而脂肪的消耗需要能量的转化,短时间内变化不大。

    三天两头地节食,掉的多是水分。

    人人俏体脂管理老师提醒:腰腹部的脂肪没有减少,肌肉反倒流失了,即使体重变轻,也是不健康的,而且容易反弹。

    第四种情况:吃得少、运动多,身体累,但体重减得不多,腰围变化不大

    这比较多出现在运动过量而营养跟不上的人群身上。

    叶氏药业|怎么判断减的是脂肪不是水分?教你4个超靠谱妙招,别减错了

    运动基础很差的人,突然大量地进行高强度运动,容易对身体造成运动伤害。

    人人俏体脂管理老师提醒:尤其是本身体重比较重的,高强度运动更可能造成关节损伤。

    如果运动过后,还严格节食,只吃水煮菜和水果,营养跟不上,身体恢复也会很慢。

    每天都疲劳不堪、食不饱腹,并不会令人减肥成功。因为身体会出于自我保护降低能量消耗。

    如此一来,活动的欲望会减少,进食的欲望会增强,身体倾向于储存能量。

    遇到这样的情况,人人俏体脂管理老师建议稍微减少运动量,选择自己能接受的运动,循序渐进。

    饮食上也一定要相应调节,适当增加蛋白质和主食的摄入量。维生素B族与能量代谢关系紧密,谷类、蛋类、奶类是不错的营养补充。

    (新媒体责编:zpl05)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