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苏彤:搞懂“元宇宙”,先学习钱学森的大成智慧

    搞懂“元宇宙”,先要回到钱学森——重温信息空间中的大成智慧

    今日命题:可将当前的“元宇宙”,看作是钱学森“信息空间大成智慧”构架的一种实验和实现!从而,因势利导为严重缺乏理论支撑的“元宇宙”概念,提供一个强大的思想背景

    历史今天:十月革命爆发

    1992年,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出版,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Metaverse”,在近三十年后,被以“元宇宙”中文命名,并引发了一场概念“雪崩”——人们纷纷以自己的认知参与到诠释“元宇宙”这个中文词语的行列中,产业和投资界也纷纷响应,掀起了一股元宇宙热潮。

    在这股雪崩中,脸书公司也在11月宣布启用新公司名称“Meta”(被我们以中文“米塔”命名),以引导公司成为一家“元宇宙”公司。甚至有人撰文说《三体》作者刘慈欣,是中国第一位“元宇宙架构师”······为帮助人们辨识“元宇宙”概念,我曾提出“宇宙、元宇宙、真元宇宙”三分法。

    有趣的是,“真元宇宙”概念也可以追溯到1992年。该年8月27日,钱学森致信王寿云最早提出“大成智慧工程”的概念,英文是“Meta synthetic Engineering”,其中,“Meta”对应“大”(可见不是一般的“大”),“Synthetic”则是“合成物”的意思,“大成”就是“Meta Synthetic”。

    10月10日,钱学森致信钱学敏:“大成智慧工程”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思想,综合古今中外上万亿个人类头脑的智慧。19日,钱学森致信戴汝为:“我们的事业是伟大的,我们是要把古今中外千亿人的头脑组织成一个伟大的思维体系,复杂超巨型系统。可否称之为‘大成智慧工程’?”

    11月8日,钱学森致信钱学敏指出:“智慧的社会表现是人的思想品德”,“智慧又是‘大成智慧工程’的内涵”,大成智慧工程还要扩展,包括文化事业的实践经验所产生的智慧。要“从科学技术体系扩展到智慧体系。由此可见,“元宇宙”的种种内涵,并没有超出“大成智慧”的构想。

    尤为重要的是,完全可将当前的“元宇宙”,看作是钱学森“信息空间大成智慧”构架的一种实验和实现!从而,因势利导为严重缺乏理论支撑的“元宇宙”概念,提供一个强大的思想背景!由此,将钱学森赋予“大成”意义的“Meta Synthetic”作为支撑“Meta Universe”元宇宙发展的内核。

    封面微信.png

    于佳宁、何超在新著《元宇宙》中认为“元宇宙的本质特征是五大融合”,即“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融合、数字资产与物质资产的融合、数字身份与现实身份的融合、数字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融合”,恰好印证了“元宇宙”的本质是“数界”与“物界”间的“元综合”。

    1992年11月13日,钱学森在《关于大成智慧的谈话》中第一次提出“大成智慧学”的概念。他认为“大成智慧学”是对“大成智慧工程”理论的提炼,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既要有文学艺术方面的“性智”,又要有科学技术方面的“量智”,才是大成智慧学。”

    1995年10月23日,在给戴汝为、钱学敏的信中,钱学森更是豪情满怀地期望:“未来的人工智能工作是人·机结合的一项‘大成智慧’工程!……我们一旦进入这样的人工智能世界,人类也跟着改造了,将会出现一个‘新人类’,不只是人,是人·机结合的‘新人类’!”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1996年3 月1日,在给汪成为的信中,钱学森指出:“从灵境系统开始的这种结合则是融合,是把人‘神化’了,成为‘超人’!‘超人’的感受可以大到宇宙,小到微观,成‘仙’了!这真是人类历史的一次大革命,就如人类有了语言、文字!这将是21世纪后半叶的事。”

    这里的“灵境系统”就是今天常用的“虚拟现实技术”,“VR,Virtual Reality”这个概念,钱学森先生当年非常传神的翻译为“灵境技术”。而他对“超人”的展望,不就是我们寄希望在元宇宙中所要实现的东西吗?只是,钱学森对“元宇宙”的构想,远比现在大家谈论的要真实也现实的多!

    12月11日,将举行“真元宇宙2049”特别活动,隆重纪念钱学森先生诞辰110周年!

    苏彤记于2021年11月7日

    (新媒体责编:zpl05)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