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糖友来说,控糖这两个字真的是需要时刻记在心上的。维持血糖稳定对控制糖尿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不仅能够减轻症状,并且还能够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但总有些糖友,明明已经十分严格地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同时也做好了生活干预,但血糖依旧像是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实在让人烦躁又担心!
如果你明明控糖做得很到位,但血糖还是会失控,可能是这6个因素导致的,小小的生活习惯也会影响到我们的血糖水平,可千万别忽视!
聚餐下馆子
各种饭局和聚会总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大多数饭店做的美食并不适合糖友,为了色香味俱全,基本上大多数的饭店做出来的饭菜都是重油重盐的,即使吃下去的时候觉得很清淡,但实质上还是会很容易引起血糖水平迅速升高。
一般来说,我们建议 每周至少在家吃15顿饭,外出就餐最好不要超过三次 , 减少外出就餐的次数。
口渴再喝水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感到口渴时,有些人会马上去喝水;但有些人还是会忽略这点不适,毕竟,口渴也不算什么大毛病,无病无灾,待会多喝两口就补回来了。但其实,当你觉得口渴的时候,身体已经处于严重缺水的状态了!身体因为缺乏足够的水还会导致血糖有所升高;而高血糖会增加排尿量,加重脱水,从而进入到恶性循环当中,这对于糖友控制血糖十分不利!
糖友 需 要 培养主动喝水的习惯,在心肾功能良好的情况下,每天饮水量 应该 达到2000ml左右, 为人体补充血容量,防止血液粘稠,促进血液循环。喝的时候要注意少量多次的饮用温白开,可以分成6-8次,每次喝200-400毫升就可以了,喝的时候也不要太急, 小口慢喝 才是关键 。
运动不规律
运动是糖友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但有些糖友经常很难坚持规律的运动,有时候心情一好,能连续高强度锻炼好几天,但一旦因为累了又停下了脚步。
有研究表明,运动如果停止两周,再次运动的作用将显著降低。那什么是有规律的运动呢?每周有氧运动不少于5天,每次运动不少于30分钟。 对于糖友来说,散步、慢跑、太极、平衡训练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如果身体素质好,也可以适当进行跳舞、骑车、爬山等高度稍强一些的运动,不过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而行。
熬夜 成习惯
有些人可能会质疑,熬夜与血糖应该没什么关系吧?其实,熬夜晚睡对糖友来说是非常不好的生活习惯。熬夜会促使内分泌紊乱,加重血液疾病,对病情稳定有着不利影响。
熬夜会导致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抑制胰岛素分泌,导致血糖水平升高,从而引起高血糖。还会导致去甲肾上腺素过度分泌,导致血管收缩并引起血压升高。更别说熬夜还会引起肝脏供血不足,损害肝脏。
对于糖友来说,充足稳定的睡眠作息是很重要的, 每天睡6-8小时 是最基本的 保证。 但切记,千万不要睡懒觉,对于一些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睡懒觉会导致低血糖。特别是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如果早上不按时起床,很容易发生低血糖。
情绪悲观主义
情绪波动会导致血糖升高,这是因为心情不好会让身体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人们心情不好时,大脑会刺激机体分泌大量的拮抗胰岛素的荷尔蒙分泌,胰岛素缺乏,血糖会增高。
健康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有助于人体新陈代谢、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行,还能促进血糖代谢正常的运行,帮助糖友维持血糖稳定。
不测量血糖
通常情况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生服用药物来稳定血糖,不过日常如何服药以及服药后的效果如何,需要定时进行血糖监控。但许多人其实对管理血糖这一步骤很疏忽甚至很是反感,吃完药就算了,测血糖不规律,全凭感觉测血糖。
血糖监控对糖友控制血糖是很有意义的一个步骤。当病情稳定或糖化血红蛋白值不超过7时,每周可监测1-2天,每天四次血糖测试。如果正在使用胰岛素治疗,在治疗开始时,每天至少5次,血糖达到控制目标后每天2~4次;如果注射胰岛素血糖控制的很稳定,可以每三天监测一次血糖;如果是口服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的糖友,在血糖稳定后每星期测试血糖2至4次。
壹邦APP提醒您:糖尿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胰岛素分泌缺陷,身体无法自行调节血糖水平,因此控制血糖水平升高需要依靠药物进行。但药物也并非能百分之百控制住血糖水平变化,平时的饮食和习惯也是很重要的,只有做好以上这几点,血糖水平才能控制到理想的状态内。
参考文献:
唐雪敏,景颖颖,王弋.细节优化护理在改善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与不良生活习惯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0):97-98.
糖尿病总是控制不好,或与这5件事有关[J].医说健康.2021.
每两个成年人就有一个糖尿病前期,会是你吗?[J].丁香医生.2019.
(新媒体责编:pl09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