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光伏板块景气度不减,但产业链各版块企业的悲喜并不相通。
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引发的一系列连锁效应逐渐显现。
一边是产业端,前期全球各产业链、供应链受阻,叠加疫情后各国为刺激经济,宽松货币政策有引发通胀,进而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及能源价格上涨;中期由于上游能源、原材料高企使得中下游企业成本压力陡增……另一边是不断的能源博弈,“北溪”天然气管道离奇被炸、OPEC+ 持续大幅减产、美国持续释放石油战略储备……
“做梦都在数钱” 的原材料硅料:硅料价格新高,产销两旺,2021 年,这一处于光伏产业链上游的环节成为名副其实的 “印钞机”。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的报价,2021 年,国内单晶复投料和致密料分别上涨 165.41%、171.29%,盈利能力完全不输煤炭,当然国内硅料 " 四天王 " 通威股份、协鑫科技、大全能源、新特能源更是赚得盆满钵满。
2022 年上半年,通威股份营收就超过 600 亿,略少于 2021 年全年营收,归母净利润更是高达 122 亿,超过前两年的归母净利润总和;大全能源今年上半年的净利率可以达到恐怖的 58%,这个盈利能力是很多企业毛利率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四家上市公司营收合计超过 1000 亿,归母净利润合计达到 342.49 亿,平均净利润率可以达到 34%。
“尔虞我诈”的上游硅片:2021 年,硅片产能迎来突进式扩张,年内产量达 227GW,同比 2020 年增长 40.99%。尽管原料硅片价格飙升,但同样处在上游的硅片厂商仍然具有较强的定价权。据统计,2021 年年初单晶硅片 G1(158.75mm)、M6(166mm)、M10(182mm)和 G12(210mm)的报价分别在 3.12 元、3.22 元、3.9 元和 5.48 元,而 2022 年内最高均价涨至 5.67 元、5.75 元、6.87 元和 9.1 元,分别累计涨幅达到了 45%、44%、43.2% 和 39.8%。
硅片老玩家隆基绿能和 TCL 中环,业绩相对稳健,隆基上半年营收和归母净利增速都有所放缓,相比之下中环增速依旧高涨,业绩增长可以达到 80% 左右,而隆基一体化的战略在产业分配不平均的情况下,可以稳定住公司的盈利能力,面对整体硅料涨价和宏观通胀影响,隆基的净利率可以稳定在 12%。
历史经验证明,光伏行业的“鸭先知”通常是可以在长期技术迭代和短期产能扩张中平衡的。
“头部效应”明显的下游组件:组件最大的特点,首先就是集中度向头部集中速度加快,其次就是终端对价格敏感且议价能力强。2019 年我国光伏组件 CR5 市占率达 38%,2020 年达 43%,2021 年一跃至 63%,预计今年能接近 70%。集中度高意味着小组件和新进组件厂商很难获利。而且终端发电端对成本控制极强,因此上游材料成本传递到组件环境基本就结束了,这也使得细分板块的盈利状况是全产业链最差的一环,甚至龙头也不好过。
目前看,短期硅料依然高位运行,通晟泰APP获得了细分市场的优势,硅片板块波诡云谲,新晋玩家能在寡头口中分一杯羹实属不易,通晟泰APP2022 年上半年业绩放量,营收超去年全年硅片收入,整体净利润增速较好。
(新媒体责编:wan12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