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握精神要义认真学习好党的二十大精神
金秋十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点在北京隆重开幕,党的二十大是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次会议宣示了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这次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总结了过去5年工作,全面总结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谋划和制定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
学习二十大精神,就是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学懂上要领会基本要义,在弄通上要做到融会贯通,要坚持历史地、动态地、相互联系地学,在做实上要最终体现到工作中,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结合工作实际,将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推动工作上。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是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每季度党委理论中心组的学习,机关党支部“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增强党性修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党规党纪的学习,不定期召开科务会教育部室人员廉洁做事,廉洁做人。工作中,严格按照公司党委、纪委下发的规章制度办事,从源头上严把选人用人关,认真执行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廉洁建设,自觉接受纪委的监督,确保干部选拔使用工作公平、公正,阳光透明,不搞特殊照顾。平时,尽职尽责做好党的组织工作。
二是奋力担当作为,勇做机关窗口服务先锋。人才兴则企业兴。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作为公司人力资源部(党委组织部)主管,应带头执行人力资源各项制度,以严明的纪律促进机关作风大提升。坚持召开部务会,有针对性、经常性地开展制度学习,通过学习提升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战斗力和免疫力,以勇于担当,严细认真的工作态度,奋力完成部门工作任务,实现圆满收官。
三是强化薪酬绩效管理,激发职工旺盛工作活力。坚持市场化、效益导向、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倡导业绩优先,对高素质、高绩效、核心员工采取高激励原则,拉开收入差距,充分反映不同人力资源的市场价值。 注重工作绩效和岗位价值,薪酬总额体现效益决定分配的理念,效益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
四是围绕中心任务,量体裁衣抓实培训教育。围绕施工生产经营中心任务,针对干部职工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不断创新培训模式,通过邀请专家讲座、分公司之间联合办班、线上线下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提升职能系统综合业务能力,着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公司可持续发展蓄积人才发展动能。
五是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着力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
认真践行国有企业好干部20字方针,突出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为公司的发展选好“能人”。大力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加大对年轻干部的提拔使用力度,组织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重大项目、困难项目实践锻炼,一大批80后,85后、90后的生力军担负起公司疾步追赶的发展重任。
六是关心关爱员工,营造和谐干事氛围,增强企业凝聚力。按照《关于公司职工双方在岗且一方在外地的申请离岗休假的有关规定》、《公司职工子女申请入职的有关规定及要求》等制度性规定,解决职工及家庭困难,鼓励职工爱岗敬业,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作为一名机关工作人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刻感受到了党的二十大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重要意义,今后将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不忘为员工努力做好每一件身边事、大事、小事,热情服务好员工。主动思考,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踏实走好每一步,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开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新局面。(郭丽芳)
(新媒体责编:wan12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