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中建交通四川公司坚持四个“监督+”,切实加强基层监督质效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建集团、中建交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要求,充分发挥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打通基层监督的“最后一公里”,中建交通四川公司纪委坚持四个“监督+”切实加强基层监督质效。

    一、“监督+组织”,织密监督网络

    为拓展监督覆盖面,有效防范公司总部及项目廉洁风险,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落实纪委“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公司2019年12月成立纪委,设纪委书记1人、纪委委员2人,2022年6月成立纪检监督工作部,设纪检监督工作部副主任1人,纪检监督岗1人,在施项目设置监督员,共7人,完善监督网络,筑牢监督组织堡垒。

    二、“监督+培训”,提升监督能力

     为有效解决兼职纪检监督员不敢监督、不想监督、不善监督的问题,公司纪检监督工作部年初制定培训计划,对制度、监督检查要求等方面进行培训,熟知监督检查制度及要求,站好岗、把好关。除公司组织培训外,参加集团的“超英清风讲堂”专题培训,以培训为依托,切实提高项目兼职纪检监督员的监督能力,确保监督职责落到实处。

    公司内部培训

    参加集团培训

    三、“监督+宣传”,营造监督氛围

     紧盯“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及时下发“四风”树新风工作提示,开展节气话廉,二十四节气节点在公众号发布廉洁提醒,以“蓄力喜迎二十大 清风建证四十年”为主题,积极开展“建证清风”线上线下观影、“清风洗礼”线上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和线下参观警示教育基地、“清风建家”家庭助廉绘画及廉政书画大赛等活动,进一步营造浓厚廉洁氛围,使廉洁教育入脑入心。

    观看廉洁电影

    廉洁绘画

    在微信公众号公布举报电话、邮箱,项目部张贴纪委举报公示栏,畅通监督渠道,积极发挥群众监督和分包分供监督的作用,督促干部职工坚守底线、不踩红线,营造自觉接受监督的良好氛围。

    微信公众号举报电话及邮箱

    四、“监督+日常”,夯实监督质效

    结合公司和项目实际,将项目管理中的风险频发点和管理薄弱环节作为监督重点,对疫情防控、后勤管理、潜亏项目治理、“四风”问题专项整治、勤俭办企等关键环节开展监督。

    常态化防疫监督。关注项目疫情防控落实情况,紧盯项目封闭管理、防疫物资储备、日常消杀、人员信息台账与日常体温登记等。项目兼职纪检监督员开展每周自查,公司纪检监督部通过“线上+线下”不定时抽查的方式,下发整改函,对于共性问题进行通报,责令整改并督促落实。

    线上疫情监督检查

    线下疫情监督检查

    经常性作风监督。开展项目“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制定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确保整改按时销项。落实勤俭办企监督,关注项目用车、办公用房面积、办公用品采买领用等,规范项目内控管理,避免廉洁风险。

                                                                 公务用车监督检查

    跟进式业务监督。为确保潜亏项目治理工作取得实质性效果,公司纪委每季度开展潜亏治理监督工作会,根据《中建交通四川公司潜亏治理工作方案》内容进行专项监督,通过听汇报、实地考察等形式,确保公司潜亏项目治理专项工作走深走实。

    潜亏项目治理监督检查

    下一步,公司纪委将将定位向基层监督聚焦、责任向基层监督压实、力量向基层监督倾斜,不断探索基层监督的方式,积极探索监督方式,以强有力的监督手段,切实提升监督质效,充分发挥项目兼职纪检监督员的作用,进一步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助力基层管理提升,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陈炜、陈岳军)

     

     

    (新媒体责编:wan12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