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建志)一名50岁妇人近几年来,只要睡觉一躺下就会见到眼前景物在旋转,同时,右耳会听见一阵「嗡~嗡~嗡」,好像山谷回音,持续数分钟。只能保持平躺,一向右翻身,就又会感到天旋地转,右耳又听见怪声音。早上都得慢慢起床,否则,也会发作一阵眩晕及耳鸣。原本以为是脑干肿瘤或内耳缺血,经核磁共振、血管超声波及听力检查,都正常。曾以为是脑神经衰弱引发幻觉、幻听,服用过抗精神病药物,病症依旧。只好按处方长期服用止晕及内耳循环药物。
妇人某日下楼梯时,不慎脚踩空,跌了一跤,顿时出现严重的眩晕,耳鸣变得很大声。就医来到诊间时,听力检查显示耳蜗功能障碍,请她平躺,头向右后方仰垂在床头,立即见到她眼球在快速地旋转,原来是右侧下半规管之管耳石沉积症,随即安排耳石复位术。此后一周,状况良好,但头一快转,眼前景物还是会稍微晃一下。最后,电脑断层扫描显示右侧上半规管跟脑部相通。
图说:医师陈建志以耳石复位术同时治疗患者耳鸣及眩晕,并说明致病机转。
人体幼年时期,上半规管上端暴露于大脑中,若罹患中耳炎,影响到颞骨内气房的发育,无法完全覆盖住上半规管;成年后,上半规管跟大脑间只隔著薄薄的一层膜,缺乏坚硬的骨性外壳,称之为「上半规管裂」。只要同侧某支半规管内有耳石沉积,就会在身体姿势改变时,带动内淋巴液的回流,并在上半规管裂处,产生多馀的扰动,引发眩晕,若内淋巴液扰动通过椭圆囊及球囊,传到耳蜗,造成听毛细胞摆动,就会引起耳蜗性耳鸣。
治疗此病时,医师会转动患者头部,调整身体方位,观察眼震方向,把易位耳石转回椭圆囊,避免它们继续造成内淋巴液回流及扰动,以耳石复位术同时治疗眩晕及耳鸣。之后,需设法改善患者睡眠品质,预防偏头痛发作,搭配平衡训练,加强脑部本身抑制眩晕的能力。
需注意的是,扭曲的前下小脑动脉或基底动脉压迫脑干或听神经时,也会在患者改变姿势时,出现眩晕,并出现宛如打字机般「哒、哒、哒」急促耳鸣声,耳石复位术只会加重病症,有类似病症者,宜先正确就医。(作者陈建志∕中国台湾高雄的元景耳鼻喉科神经科诊所医师)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