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合合信息启信慧眼推出对公信贷方案,助力银行发掘更多信贷商机

    近年来,银行在传统业务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在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开辟新的应用市场,创新业务品种,推出了各具特色的信贷产品。但当金融扶持实体经济的政策与日益收紧的风险管控要求相碰撞时,银行从业人员难免陷入“想贷不敢贷”的两难境地。

    近期,合合信息旗下启信宝企业端产品“启信慧眼”发布“银行对公信贷解决方案”新版本,将人工智能、商业大数据技术和多家银行业务场景沉淀相融合,进一步提升银行对公信贷营销协同与风控能力。据悉,该方案自发布以来,已在上千家银行落地。

    据了解,成立初期的中小型企业经常存在缺乏抵押资产、征信数据等情况,对此类企业的授信评估成为了一个行业性的难题。中国人民银行曾在《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报告(2018)》做过统计,发现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在三年左右。与此相对的是,小微企业平均在成立四年零四个月后第一次获得贷款。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三年魔咒”由此而来。

    科技型企业是推动实体经济智能化转型的重要主体,其中,尚处于成长期的中小规模企业占据绝大多数,是政策扶持的重点对象。

    事实上,中小型银行内部数据难以支撑拓客评估,业务人员也缺乏领域专业知识,对高科技企业进行资信评估和认定时难免出现遗漏。即便是数字化基础较好,人力资源丰厚的大型银行,想要系统地掌握最新的优质中小企业名单也并不容易。

    根据工信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优质中小企业被分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大类,名单每年更新。2022年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认定通过了4328家企业,相比较于第三批的2930家,增加了48%。除了国家级认定,专精特新企业还有省级与市级认定,这些名单公布于各个地方政府网站,零散的分布让名单搜索、整合、更新与筛选更加困难。

    商业大数据技术的引入,可有效帮助业务人员在变动的名单中理清“思路”。以合合信息启信慧眼为代表的商业大数据科技产品推出了“专精特新企业库”“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库”等专项企业名单库,将国家级、省级、市级的专精特新认定名单整合为“知识数据”,现已涵盖多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6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帮助银行及时找到优质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基于银行数字化转型及拓客需求,启信慧眼还推出了涵盖制造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雏鹰企业在内的超过二十种科技认定企业库。通过使用科技企业、绿色企业名单挖掘功能,某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一年内累计从启信慧眼专题企业库中提取超过三百万条营销名单,助力其2021年度绿色信贷增速120%。

    此外,银行拥有了充足名单的基础上,还需要及时捕捉信贷营销信号,才能真正找到近期有资金需求的企业。合合信息启信慧眼“银行对公信贷解决方案”包含“银行商机事件库”,基于“营销名单+商机数据挖掘+信贷产品规则模型”能力组合,自动化挖掘企业经营动态中的营销信号事件,并智能转化为“开户、存款、授信”等银行业务信号,让一线的客户经理迅速了解企业动态并提供基本精准匹配的信贷服务,提升营销效率。

    获取潜在营销名单后,银行便能够根据本行信贷产品规则,自主构建信贷产品模型,将模型应用在营销名单库及区域新增商机中,挖掘到符合信贷营销规则的精准商机,释放了大量商机过滤、清洗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有案例证实,去年合合信息启信慧眼就曾帮助过某国有银行商机事件功能挖掘到一家高新企业信贷商机,并完成千万级别信贷。可以预见,随着启信慧眼在银行系统进一步深入,未来将助力更多银行发掘信贷商机,为银行对公信贷提供更为便捷的解决方案。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