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平安健康:当代年轻人同样需要重视慢性病!

    近几年来,慢性疾病的发作率越来越高,而且开始逐渐呈现年轻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此外由于长时间不良的生活习惯,高血脂也在年轻群体当中潜伏了很多年。那么,慢性病的发病率为何趋于年轻化呢?今天平安健康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慢性病发病趋于年轻化的原因有多种,常见的有不健康的饮食行为、身体活动不足、超重肥胖、工作生活压力大、睡眠不足、抽烟喝酒等。

    1、不健康的饮食行为

    如今生活条件改善,年轻人餐桌上总少不了大鱼大肉,从而导致能量摄入过多,蔬菜水果摄入不足,增加超重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发生风险。

    2、身体活动不足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人们上下楼乘电梯,出门坐车,长期坐着工作,看电视、电脑和手机时间长,总是处于久坐少动的状态。目前,我国大多数居民身体活动不足。《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显示,我国 22.3%的成年居民身体活动不足,高达 86.0% 的 6~17 岁儿童身体活动不足。

    3、超重肥胖

    目前,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达 50.7%,也就是说我国有一半的成年人都处于超重或肥胖的状态。超重肥胖者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分布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017 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全国13.5%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归因于超重肥胖。

    4、工作生活压力大

    时下,不少年轻人为车贷、房贷奔波劳碌,生活和工作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精神总是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可能会引起血糖、血压波动,内分泌紊乱,这些都会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

    5、睡眠不足

    由于白天工作或学习,很多年轻人经常在晚上熬夜看手机、玩电脑,或者是长期熬夜加班,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入睡困难、失眠,免疫力下降。有研究显示,睡眠质量差可能有损心脏健康, 可使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141%。

    6、抽烟喝酒

    抽烟和饮酒是两大有害健康的因素。长期抽烟,不仅会导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甚至还会增加患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的风险。过量饮酒也与多种疾病相关,会增加肝脏损伤、痛风、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发生风险。

    如何 预防慢性病

    1、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是保证健康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做到少油、少盐、低糖、低脂饮食,限制红肉、酒精饮料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2、充足的身体活动

    身体活动是实现能量平衡和体重控制的基础。有研究显示,充足的身体活动不仅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还能增强体质,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和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的发生风险;同时也有助于调节心理平衡,缓解抑郁和焦虑等精神问题。

    3、心理健康

    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切忌情绪过于激动、疲惫、过劳。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处理好负面情绪,可向亲朋好友倾诉, 合理地宣泄情绪。当自己不能解决心理问题时,要主动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通过心理医生的疏导,积极调整心态。

    5、充足睡眠

    睡眠对改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每天应保证有充足的时间睡眠,养成良好的夜间生活习惯,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

    除了以上几个问题以外,平安健康提醒大家还要注意远离烟酒,烟酒刺激对人体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对于慢性疾病患者来说,可能会造成成倍的伤害,因此一定要引起重视。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