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高永爱:三十年照顾瘫痪丈夫 不离不弃诠释人间大爱

    高永爱,女,1969年1月生,榆林市佳县佳州街道办香炉寺社区居民。佳县“葭州一点爱”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协会志愿者、陕北爱心志愿者联盟副会长。曾荣获“佳县孝老爱亲模范”“榆林好人”“榆林市道德模范提名奖”“陕西省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1989年,高永爱嫁入佳芦镇小会坪村的一户庄户人家。在这30多年的时间里,她用长相依、共患难诠释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真谛;用生你必养你的坚守承担起有妈就有家的重大责任;用晨昏定省的行为体现着百善孝为先的相处之道;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扛起家庭生活的重担,精心照顾瘫痪丈夫三十载,抚育孩子们完成学业,成为孝老爱亲的典范。
     

    祸从天降,不屈不挠志更坚

    结婚7年,高永爱的3个女儿相继出生。孩子可爱懂事,丈夫勤劳能干,一家人相亲相爱,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天有不测风云,1995年冬,时年29岁的丈夫驾驶三轮车去拉红枣,经过一处30多米高的悬崖时被电缆勾住掉入崖底。经过长时间的抢救,丈夫终于苏醒,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因脊髓受损高位截瘫,再也站不起来了,生活瞬间跌入谷底,灾难从此接踵而至。亲朋好友都劝她:“你还年轻,趁早离了,还能找个好婆家。”丈夫也不忍拖累她,多次对她说:“你带孩子走吧!”年仅25岁的高永爱曾经也绝望过、犹豫过。但面对嗷嗷待哺的孩子、痛不欲生的公婆和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她痛定思痛,最终选择了面对和坚守。

    她对丈夫说:“我当初既然选择了你、选择了这个家,家就是我的归宿,哪怕你瘫上一辈子,我也会守护你一辈子。只要你活着,这个家就是完整的。”她还鼓励丈夫:“不要灰心,只要有我在,家里的人一个也不能少!”30年来,她每天为丈夫喂饭喂药、按摩翻身、清理屎尿,还要缝洗衣服、辅导儿女、做饭种地,20多年用辛苦赚来的钱还清了医疗债务。她怕丈夫不好消化,每顿饭都要熬烂煮软,让丈夫吃着营养健康。丈夫身体溃烂时,她想方设法找来偏方,熬成药敷到创口上直到长好。在她的精心护理下,丈夫的身体虽有不便但再没溃烂。平时,她担心丈夫心情孤独,总会讲一些在外面听到、看到的事情给他听。天气好时,她经常把丈夫抱到轮椅上,推出门晒晒太阳。

    高永爱知道“没有文化的孩子不会有出息”,为了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002年,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她举家搬迁,在学校附近租了间门市,售卖小百货、学习用品,结束了“白天下地干活,晚上料理家务”后,她就坐下来教育孩子们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十几年下来,她不但还清了债务,还让孩子们都顺利完成了学业。每每提及此事,高永爱都忍不住泪流满面,“孩子们还算争气,这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睦邻友好,一举一动传温情

    高永爱总说“我自己没文化,也没啥本事,邻居间能互相照应、和睦相处是福分。”邻居们说,永爱嘴少人勤快,淳朴善良待人真诚,乐于助人又厚道,她的淳朴真诚赢得许多人的好评。

    人常说做一天好媳妇容易,做一辈子好媳妇难,但是高永爱默默无闻陪着瘫痪丈夫坚守了30年。面对大家的称赞,她只说:“那是我的家,我做了我应该做的!”

    高永爱从不因为自己苦而唠叨怨恨。生活中和公婆弟妹和睦相处,左邻右舍有什么小困难,她总是第一时间跑过去帮忙。久而久之,她的爱心家喻户晓,堪称村中孝顺媳妇的典型,早年就被佳县妇联评为“好媳妇”。她说:“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是公婆帮我们渡过了难关,现在孩子们都大了,也该孝敬他们了。”

    心怀感恩,乐善好施传爱心

    2013年,女儿考上西安医科大学筹不够学费,经媒体报道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西安银行的刘玉荣先生承诺每学年资助女儿5000元,帮她完成学业,这给予了高永爱莫大的安慰。2016年,高永爱参加了陕北爱心志愿者联盟、佳县任凤祥志愿服务队等多个志愿服务组织,60余次深入陕北的贫困村开展志愿服务,给学校的孩子们带去学习用品、文体器材、生活用品和学费;为老人们打扫卫生、拆洗被褥,给老人包饺子、包粽子,陪老人一起过生日,给老人们带去棉衣、棉鞋、棉被和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为贫困户带去志愿者筹措的帮扶资金,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累计帮扶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贫困户3000多人次,义务深入贫困村开展励志宣讲20多场次,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面对有些群众的不解,高永爱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过去我们困难的时候是靠大家的帮扶才渡过了难关,现在情况好了理应回报他们,心里才踏实。”

    高永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获得了贤妻、良母、孝媳、善邻、女强人等美名,她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典范,是自强励志的楷模。(李欢欢)

    (新媒体责编:fujia1125)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