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陕西榆阳区:盐碱地上稻浪滚 万亩荒滩变成“聚宝盆”

    近年来,榆阳区通过土地平整、田埂新修、土壤深翻深松等措施优化土地结构,将盐碱地治理与农业产业培育深度融合,聚焦水稻种植、虾蟹养殖等特色产业精准发力。依托“种稻改碱”模式,在鱼河镇、上盐湾镇等地建成高标准水稻田,持续拓宽农业增收路径,走出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鱼河镇千亩水稻

    盛夏八月,陕北大地热浪翻涌。榆阳区上盐湾镇的田野上,昔日泛白的盐碱荒滩已换作绿意盎然的连片稻田,青绿稻穗在风中起伏,如碧浪翻涌;田畴间,蟹苗、小龙虾不时探头,搅起圈圈涟漪。上空,无人机往来穿梭,精准抛洒饲料,既提效又减负,勾勒出一幅 “稻渔共生” 的活力图景。

    无人机投放饲料

    种植户查看小龙虾长势

    “我今年在上盐湾镇赵家畔村承包了500多亩的稻田,投放了三千多斤蟹苗和六万尾小龙虾,现在稻子长势很好,已经进入抽穗阶段,预计今年每亩稻田能收获八九百斤大米,蟹苗和小龙虾也长得很快,收入应该挺可观的。”上盐湾镇赵家畔村村民叶成玉说。

    “村上的土地原来都撂荒了,去年开始我们对土地进行平整、盐碱改良,现在全部种植水稻。我们以每亩330块左右进行土地流转,村民能够获得土地分红,农业大户通过种植和养殖,收入非常可观,也能增加村民增收。”上盐湾镇赵家畔村村主任叶仲元说。

    在鱼河镇水稻种植基地,连片稻田长势正旺。技术人员正进行水样采集,现场进行测定pH值。后续,这些水样还将带回实验室进行更专业的检测。

    工作人员进行水质检测

    “2024年以来,我们公司对鱼河镇、上盐湾镇、鱼河峁镇三个乡镇四个点位的盐碱地水质进行检测,每个月在固定点位检测一次,通过前两次的检测和化验结果显示,水质的pH值、全盐量、重金属含量都有明显改善,现在的水质适合水稻种植和稻蟹的养殖。”榆林科立威生态环境检测有限公司负责人黄玉安说。

    工作人员在实验室检测水质

    盐碱地治理不仅让荒芜的土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更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如今,鱼河镇通过水利排灌系统升级等工程措施,结合增施有机肥、硫酸亚铁等生物手段降低土壤盐碱度,已建成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水稻田,实现旱能灌、涝能排。这片重焕生机的土地,预计亩产可达一千多斤,正推动“塞上粮仓”的金字招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穗粒饱满的水稻

    “去年以来,我镇把握政策机遇,发挥产业优势,对郑家沟村2120亩盐碱地进行治理,并集中连片承包给3户种植大户,进行规模化种植水稻。目前全镇水稻种植面积已经突破4000亩,并探索推广稻蟹、稻鸭、稻鱼、稻鳖等生态共养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提升了土地综合经济效益,形成了生态友好、效益倍增的绿色循环农业典范。下一步,我镇将不断扩大水稻种植规模,提升产业附加效益,拓展‘鱼河大米’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推进产业融合发展。”鱼河镇副镇长张尹耀说。

    榆阳区在盐碱地治理中,既注重土地改造利用,更锚定长远绿色可持续发展。通过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让“沉睡”的盐碱地实现二十年以上可持续开发,探索出一条“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特色路径。从昔日荒芜盐碱滩到如今生机勃勃的高标准农田,这里已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郑家沟村郁郁葱葱的水稻

    “榆阳区2024年改造了4850亩盐碱地,其中3000多亩种植水稻和进行稻蟹养殖。去年盐碱地改造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比较科学合理,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下一步,我们计划推进盐碱地治理1.7万亩,使水稻种植能达到2万亩,让榆阳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新媒体责编:fujia1125)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