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南京张巴子蟹业:从蟹塘到餐桌,演绎匠心蟹韵传奇

    在南京高淳那片碧波荡漾的固城湖畔,静静伫立着一家在大闸蟹产业深耕 30 余载的璀璨明珠——张巴子蟹业有限公司。它宛如一位执着的匠人,怀揣着“养好蟹、卖好蟹”的质朴初心,与江苏华海种业强强联手,将传统养殖智慧与现代生态技术完美交融,精心雕琢出一条从湖塘到餐桌的全链路品质保障之路,已然成为消费者心中“放心蟹”的不二象征。

    image

    资质与实力:行业标杆的雄厚底气

    张巴子蟹业自 1995 年扬帆起航以来,宛如一颗茁壮成长的参天大树,迅速发展成为集养殖、批发、酒店配送、礼品包装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其合作养殖基地分布于高淳、苏北及皖北地区,总面积超 3000 亩,年产量突破80万斤,服务过江苏省五十余家知名餐饮企业。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凭借卓越的品质和诚信经营的理念,被评为南京市政府“菜篮子工程”会员企业、江苏省3•15诚信联盟单位、江苏龙虾产业委员会、南京十八频道标点美食;2022-2024年在上海海洋大学举办的全国河蟹大赛上连续荣获“最佳口感奖”“金蟹奖”两类奖项;品牌创史人张庆在2021年11月“中华好蟹”大会即第二届全国河蟹全产业链高端品牌论坛上,被评为“中华好蟹养蟹匠”称号;2023年在“苏韵乡情·大全杯”江苏金蟹获最佳生态养殖基地奖;2024年江苏河蟹产业链博览会获“2024江苏金蟹十大品牌奖”。固城湖大闸蟹更是在2007年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9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被评为“中华绒螯蟹典范品牌”。每一项认证,都如同一枚枚闪耀的勋章,是对其品质的硬核背书,彰显着它在行业中的领军地位。

    养殖优势:生态为本,匠心筑就品质基石

    张巴子大闸蟹的卓越品质,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光芒源于对“生态养殖”理念的极致坚守。公司以固城湖为核心,依托其“水域绵延、水草丰茂、气候温润”的天然优势,精心构建了一套标准化生态养殖体系。

    image

    在塘口选址上,犹如挑选一块稀世美玉,需阳光充足,土壤与水质更要经过严格检测,确保每一寸土地、每一滴水都符合生态养殖的严苛标准。饵料的搭配更是独具匠心,以螺蛳、小杂鱼为主料,搭配山芋等配料进行科学配比,为螃蟹提供营养均衡的美味佳肴。公司还自主繁育“金农一号”新品种蟹苗,建立育苗塘保障蟹苗成活率,从源头上把控品质。在成蟹养殖过程中,更是全程管控,每一步都贯穿“绿色、安全、健康”的理念。

    30 年行业经验的沉淀,如同岁月酿造的美酒,让每一只张巴子大闸蟹都拥有“青壳、白肚、金爪、黄毛”的标志性特征,肉质鲜甜、蟹黄饱满,带来“鲜中带甘”的独特味觉体验,让人回味无穷。

    全链把控:从捕捞到餐桌的新鲜坚定承诺

    张巴子蟹业的全产业链模式,宛如一条精密运转的时光隧道,确保了“从湖塘到餐桌”的新鲜与可溯。在捕捞环节,工人们如同技艺高超的渔夫,依托科学养殖的成蟹品质,精准判断最佳捕捞期,确保每一只蟹都膏肓饱满,蟹肉鲜嫩。

    image

    从创始人张庆“养精蟹、养大蟹、养匠心蟹”的初心,到 3000 亩蟹塘的生态守护;全产业链的品质把控,从蟹籽、蟹苗的精心培育,到成蟹的茁壮成长,再到种蟹的优中选优,以及专业配套营养的自主研发,我们做到了自产自给。这种全产业闭合链模式,让我们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程可控、全程可追溯,每一环节都严格把关,只为给您呈上最优质的大闸蟹。张巴子蟹业用行动书写着传奇:一只好蟹的背后,是对自然的敬畏、对传统的传承,更是对“让每一个不懂蟹的人吃上放心蟹”的执着追求。这只来自固城湖的“匠心蟹”,正带着江南的鲜甜,跨越千山万水,走向更多家庭的餐桌,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美味记忆。

    (新媒体责编:caizhuo)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